
10亿诉讼截胡控制权交易,良品铺子陷武汉、广州国资争夺战
良品铺子陷入一场涉及诉讼和国资争夺的纠纷,涉及金额高达十亿,武汉和广州的国资机构争夺该公司的控制权交易,导致良品铺子陷入困境,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各方利益纷争激烈,未来走向尚不明朗。
麻辣新闻8月14日讯(记者 代紫庭 朱欣悦)休闲食品龙头良品铺子(603719.SH)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转让再添变数。
8月13日晚间公告显示,良品铺子因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汉意")与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轻工")的股权纠纷诉讼标的金额提升至10.23亿元,其此前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江国贸")达成的控制权转让交易进而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这起因"一女嫁二夫"引发的法律争端,使得良品铺子未来归属何方陷入迷雾。
诉讼升级,股权冻结埋下隐患
广州轻工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主要诉讼请求,要求宁波汉意继续履行双方于2025年5月签订的协议,以每股12.42元(总价约9.91亿元)的价格转让其持有的良品铺子7976万股并立即办理过户;以及索赔期违约金(暂计至7月31日约为3170万元)等。诉讼请求总额暂计达10.23亿元。
此前,广州轻工已于7月申请冻结了宁波汉意持有的全部上述良品铺子股份。
良品铺子方面则表示,诉讼本身对其当前生产经营和损益无重大影响,但坦承案件结果可能导致宁波汉意与长江国贸的控制权转让事项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向麻辣新闻记者表示,股权冻结期间,良品铺子重大决策如融资、并购可能受限,交易对方可能因股权不确定性而要求更高对价或放弃交易。
此次纠纷根源在于宁波汉意的"一女二嫁"行为。今年5月,为缓解自身债务压力,宁波汉意与广州轻工签署《协议书》,约定广州轻工在尽职调查后计划受让宁波汉意持有的部分良品铺子股份以实现投资并控制上市公司。
该协议书还对尽职调查安排、投资安排、优先购买权、违约责任等内容作了约定:"宁波汉意保证,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至2025年5月28日,广州轻工对本次交易的股份享有优先购买权,交易价格以每股12.42元或签订正式交易协议(含签署日)前N个交易日均价乘以1.05孰低为准"。
在上述期限内,若广州轻工决定按上述交易价格推进本次交易或签署交易协议,宁波汉意应当无条件配合。如因广州轻工原因于5月28日未能签订本次交易协议,则本协议终止,宁波汉意不承担违约责任。
但该交易一直未能签订协议,广州轻工反手将宁波汉意告上法庭。
双重协议引发控制权争夺
在与广州轻工合作生变后,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迅速转向,火速与长江国贸达成协议。
7月18日良品铺子宣布,宁波汉意及良品投资拟将其合计持有的良品铺子21.00%股份转让给长江国贸,转让价格同样为每股12.42元。交易完成后,宁波汉意方持股比例将从38.22%降至17.22%,长江国贸则以21.00%持股成为新任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武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良品铺子解释选择长江国贸的原因在于"当前零食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公司需要借助更强大的资源和平台实现突破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长江国贸由武汉金融控股集团全资控股,最终实控人为武汉市国资委。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注册资本高达80亿元,其冷链、粮食、有色金属、跨境电商等业务规模在中部地区乃至湖北省内均位居前列。
而广州轻工则是广州市老牌大型工贸集团,旗下拥有555电池、浪奇、双鱼、三角、钻石等知名品牌。
对于亟需突破的良品铺子而言,两家意向方所能提供的资源是理解此次控制权抉择的关键。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向麻辣新闻记者表示,长江国贸旗下控股多家物流企业,掌握长江黄金水道及中欧班列等战略通道资源,可帮助良品铺子降低全国分仓布局成本,提升干线运输效率,相比之下,广州轻工的物流网络更聚焦华南,难以满足良品铺子全国化甚至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据悉,目前案件尚未开庭。8月14日,记者致电良品铺子董秘办并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良品铺子创立于2006年,于2020年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国内"高端零食第一股"。公司核心业务涵盖休闲食品的研发、采购、销售、物流配送及运营,主要产品包括坚果炒货、果干果脯、肉类零食、素食山珍及糖果糕点。
最新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亏损7500万元至1.05亿元。良品铺子解释,本期业绩同比转亏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公司持续进行产品及门店结构优化调整;线上渠道流量费用增加;以及利息收入、理财收益和政府补助同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