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有史以来最短一天:足足减少了1.59毫秒

访客 2025-07-10 14:24:25 39344
近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现象,有史以来最短的一天出现了,这一天的时间竟然减少了惊人的1.59毫秒,这一发现打破了我们对日常时间长度的认知,展现了时间的微小变化也可以带来令人惊叹的进展,这一发现对于精确计时和天文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怕是很多人不知道,昨天(7月9日)是有史以来最短的一天,相较于正常的24小时“足足”减少了1.3到1.6毫秒(一说为1.59毫秒)。这一现象与月球的位置有关,月球运行至距离地球赤道最远、最靠近两极的位置(“最大赤纬角”),其引力对地球产生类似“陀螺仪效应”——如同滑冰者收紧手臂加速旋转,导致地球自转暂时加快。

自2020年以来,地球自转加速的情况愈发频繁,2020年7月19日曾是当时有记录以来最短的一天,时长比正常时间短1.47毫秒。

而后是2022年6月29日,这一天的时长比正常时间缩短了1.59毫秒,直到昨天,这一纪录再次被刷新,这是自2020年以来地球第六次打破“最短日”纪录。

科学家介绍,大约在10亿到20亿年前,地球上的一天只有19小时,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月球距离地球更近,其引力作用更强,从而使地球自转速度更快。、

随着时间推移,月球逐渐远离了地球,使其自转速度变慢,一天的时间变长到现在的24小时。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1.59毫秒对人类本身而言不会有任何影响,但这些偏差可导致GPS卫星定位精度下降30-50厘米

之所以亦如此,是因为GPS系统依赖极其精确的时间测量来确定位置,信号以光速传播,地球自转加速导致的时间偏差,即便只有毫秒级,也会使导航卫星出现定位误差,影响航空航天、地质勘探等。

有史以来最短一天:足足减少了1.59毫秒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