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殉职英雄逝世享年五十二岁,悲痛缅怀

访客 2025-11-21 14:17:10 73279 抢沙发
他因公不幸殉职,年仅52岁,这位敬业的公职人员刚度过他的生日,噩耗传来,令人痛心,他的离世,是对他家人和社会的巨大损失,他的奉献精神和职业精神值得我们深深缅怀和敬仰,他的事迹将激励更多的人为公共利益献身,展现人性的光辉。

2025年11月17日午后,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的办公楼里,王健办公室的门还虚掩着,就像往常无数个工作日一样。但办公椅上,那个总爱把“办法总比困难多”挂在嘴边的身影,却永远空了。

殉职英雄逝世享年五十二岁,悲痛缅怀

桌面上,一本工作笔记摊开着,字迹工整有力,“总结交警战线直播情况”“研究近期思政工作”的字样清晰可见,最后一笔的墨迹还透着些许湿润——这是52岁的王健,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份工作清单。

就在当天12时40分,这位交管支队政治处主任在工作中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距离他52岁的生日,仅仅过去16天。

两天后,大连市殡仪馆内庄严肃穆。王健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间,鲜红的党旗覆盖其上。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扶着灵柩,布满老年斑的手止不住地颤抖,16天前儿子那句“爸,您和我的工作,就是我这一生最珍贵的宝贝”还在耳畔,如今却只剩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辽宁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大连市公安局的同事战友们来了,400余人排成长队,在低回的哀乐中含泪默哀,用最郑重的送别,向这位从警23年的老民警,最后道一声珍重。

殉职英雄逝世享年五十二岁,悲痛缅怀

四次嘉奖、三次个人三等功、两次个人二等功——这串荣誉背后,是王健从警生涯的赤诚担当。从办公室到内保支队,从金州分局到交管支队,他的脚印留在尘土飞扬的工地,留在深夜亮灯的警务站,留在每一个战友需要的地方。如今,那支未写完的笔,那些没完成的事,正等着他的战友们接过,继续书写“人民警察”的使命与荣光。

身力行:他把脚印留在最需要的地方

殉职英雄逝世享年五十二岁,悲痛缅怀

熟悉王健的同事都说,他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有时,为一件事的落实,他能在会议桌上和同事争得面红耳赤;可转身之后,若得知那位同事因此事压力过大,他又会将这份牵挂默默放在心头,私下思忖着如何为其分担。

“现在每次路过,我这手还是会下意识地抬起来,想进去和他‘吵一吵’……”一位同事站在门外,眼眶瞬间通红,抬起的手僵在半空,终是无力地垂下,“总以为还能听见他那声温和的‘请进’……”话音未落,已然哽咽。

“光听汇报摸不透实情,得到现场去。”王健的实干,体现在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这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如今依然在同事们的耳畔回响。他的足迹,从未停留在汇报材料上,而是深深地印在了企业车间、基层所队,印在每一个需要解决问题的现场。

2019年,调任内保支队副支队长后,王健没有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他带着那个边角已磨白的笔记本,直接扎进企业的大门。

当了解到市里某重点项目的施工材料频繁被盗,他比企业负责人还要着急,立刻协调成立专班,带着民警扑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连夜排查。

“那些天,王支队几乎长在了工地,工棚里那盏昏黄的灯,总是亮到后半夜。”时任内保支队综合大队大队长谭评回忆道,声音低沉下去。

案件告破后,王健却并未停步,他想的是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为了让驻企警务站不沦为摆设,他一个月内走访了全市重点企业,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企业的急难愁盼。

“警务站不是摆样子,要办企业最急需的事。”这句他反复强调的话,如今听来,字字千钧。

心求索:他把心血全用在攻坚的刀刃上

殉职英雄逝世享年五十二岁,悲痛缅怀

右一为王健同志。

王健同志曾经辗转任职多个岗位,每一次,几乎都是从零开始。可那道坚定的身影,总能在最短时间里迎难而上、破局开路——在他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不可能”三个字。

还记得那是2023年,刚主持金州分局政治处工作时,他还是政工领域的“门外汉”。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王健用来激励战友也激励自己的口头禅,支撑着他一次次迎难而上。但同事们看到的是,他办公桌上迅速堆起的专业书籍,和夜深人静时他办公室窗口那盏不灭的灯。

“他总说自己要‘笨鸟先飞’,可我们看到的,是他拼尽全力的担当。”金州分局政治处民警韩刚说。

砥砺深耕,终迎厚积薄发。金州分局政治工作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全面提质增效,从思政“强警”品牌、夯实党建红色基因,到“大比武”淬炼精兵,宣传引导与典型选树更是“多点开花”。其间,分局先后涌现出大连市道德模范张大卫、大连好人刘志超以及赵相政、由志杰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他对青年民警的培养,远远超出了工作的范畴,那是一种近乎父亲般的深远谋划与情感投入。

王健没有儿女,在他眼中,每一个青年民警就像是他的孩子一般,为他们量身定制成长路径,耐心磨砺他们的意志与能力,只为让他们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担当大任。

他精心设计“师徒结对”方案,建立的“成长档案”里,详细记录着每个新警的特长与困惑。得知有新警备战法考,他悄悄调整排班表,为其争取宝贵的复习时间。“拜师仪式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徒弟真学本事!”他当时叮嘱的话语,至今言犹在耳。

两年间,28名新警全部成长为业务骨干,“有困难找主任”这句简单的话,成了警营里最温暖的佳话。

肩担当:他把情怀浇灌进众人的心田

殉职英雄逝世享年五十二岁,悲痛缅怀

“政治工作就是暖人心的工作。”王健是这么说的,更是用生命这么做的。他的关怀,如同细雨润物,无声却深达心底。

就在今年4月,王健来到交管支队任职。在开始的头两个月,他仍是遵循着自己“笨鸟先飞”的方法,除参加相关活动外,基本上没回过自己的家,马不停蹄地开展相关工作,不是白天到基层大队走访调研,就是晚上加班加点在办公室汇总整理情况。

有人劝他:“王健,就一个老爸在家,你也该回家去多陪陪他。”王健却坚定地说:“我爸是老公安,他能理解我。尤其是到了新单位,交警体量大、人员多、分布广,不掌握第一手资料,很难摸清实际情况。”

王健深知政治建警搞好了,才能让队伍更加有活力、有干劲。他主动找支队党组班子,牵头研究对策、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带队调研百余次、走访近千人,最终精心打磨出以“一个办法、两个载体、两个机制”为核心的“122政治能力提升工作法”。

交警支队事业编人员周丽回忆道:“他总是温文尔雅、亲力亲为,哪怕遇到再棘手的问题都不急不躁,总能静下心来帮我们分析解决。”哪个民辅警家中父母生病、出变故,或者谁在执勤执法受伤了,他都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去看望、去关心,他带头捐钱筹集善款,为困难家庭送去鼓励和希望——“他那种关心是发自内心的”,综合大队副大队长丁宏彪说。

一句“可亲可敬可爱的健哥”,朴实的称呼,简短的话语,却拼凑出一个温暖而坚定的身影,刻在每一位民辅警的心里。

还记得2024年初,民警都书群的家人接连病重,巨额医疗费让这个家庭濒临崩溃。王健得知后,连夜奔走,一周内筹得救助金。

他将救急的钱塞到都书群手里,紧紧握住对方颤抖的手说:“有我们在,别慌。”在金州分局任职2年来,王健同志累计帮扶救助民辅警542人。

然而,他总是催着别人去做体检,却唯独忘了自己。作为家中独子,王健对年迈多病的老父亲怀着深深的愧疚。

母亲早逝,他将对家庭所有的牵挂都深埋心底。“聊起父亲,他能把老人的饮食用药说得一丝不差,可一到工作,家事永远排在后头。”金州分局政委郝鹏低沉地说,“我们能感到他心里的难,可他从不开口。”他把无法常伴父亲身边的遗憾,化作了对战友加倍的爱护。

如今

王健同志的办公室

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那本摊开的工作笔记还在静静等待着

再也不会归来的主人

斯人已逝,警魂长存

王健同志用生命诠释了赤诚的从警之路

而那支未写完的笔

正由他的战友们接过

继续书写着“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

王健同志,一路走好!

(来源:法治日报)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huii.cc/show/6490.html发布于 2025-11-21 14:17:1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麻辣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327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