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五次跨界重组均失败,群兴玩具难逆天改命之路揭秘

访客 2025-10-27 14:04:01 84869 抢沙发
群兴玩具五次跨界重组均以失败告终,这一策略未能帮助公司实现逆天改命的转变,尽管公司不断尝试通过重组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但均未能取得成功,这反映出公司在跨界重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需要深刻反思并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公司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策略来实现转型和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

近日,群兴玩具(002575.SZ)宣布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这已是公司上市以来第五次跨界重组失败。2025年2月,群兴玩具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天宽科技不低于51%的股权。但8个月后,群兴玩具因“各方未能就交易价格、交易方案等相关核心条款达成一致”,决定终止该事项。

作为曾经的“玩具第一股”,群兴玩具自2011年登陆深交所后,不仅未能借上市东风乘势而上,反而陷入业绩连续下降的困境,公司五次谋求跨界转型均以失败告终。接下来,群兴玩具仍将继续发力智算领域,但今年上半年其智算业务对业绩贡献甚微。这家传统企业的转型之路布满荆棘,其未来发展方向备受市场关注。

五次跨界重组均失败,群兴玩具难逆天改命之路揭秘

上市即巅峰,经营业绩持续下滑

群兴玩具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澄海市群兴电子塑胶玩具厂,2011年登陆深交所。当时,该公司主营业务仍为玩具,被称为“玩具第一股”。然而,上市并未成为群兴玩具发展的“加速器”,反而开启了“上市即巅峰”的下行轨迹。

相关数据显示,群兴玩具上市后第二年营收达到5.05亿元,创下阶段性高点,但此后业绩持续承压,营收规模逐年下滑。面对主业增长乏力的困境,该公司试图通过并购转型破局,但多次转型尝试均因各种因素未能落地。

频繁转型无果叠加主业持续疲软,2017年群兴玩具的营业收入降至仅5394万元,并且首次出现亏损,全年亏损额达到2141万元。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下,公司原实控人林伟章家族萌生退意。

2018年,群兴玩具迎来关键转折点,其控股股东群兴投资以7亿元对价,将所持20%股权转让给王叁寿控制的深圳星河、成都星河、北京九连环三家主体,王叁寿成为公司实控人。彼时,王叁寿在大数据领域丰富的从业经历,让市场对群兴玩具转型大数据充满期待。

但这份期待最终落空,王叁寿入主后,并未将大数据相关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反而因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引发严重危机。经过公司自查,王叁寿及其关联方累计占用公司资金3.27亿元,该金额占2019年末公司净资产的44%。后续因无力偿还被法院强制执行。

王叁寿的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关注,不久后便被深交所给予公开谴责处分,并要求归还剩余全部资金占用本金及利息,其股份被全部司法冻结。在此期间,群兴玩具因2019年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2020年营收低于1亿元且扣非净利润为负,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为“*ST群兴”。2019年至2020年,群兴玩具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3451万元。

此时,“白衣骑士”张金成出现,在2020年底担任群兴玩具董事长、总经理。2021年4月,张金成代王叁寿归还占用资金及利息共计2.2亿元。2022年6月,随着公司财务状况改善、前期风险因素消除,深交所撤销了退市风险警示。

2024年10月,群兴玩具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数量不低于1.05亿股(占发行后14.04%)且不超过1.78亿股(占发行后21.69%),发行对象为西藏博鑫,其实际控制人即为张金成。

五次并购折戟,跨界转型为何这么难?

在张金成带领下,群兴玩具开始跨界卖酒,不过公司业绩仍未见起色,归母净利润由2020年的2447万元降至2023年的917万元,利润逐年下降,并且在2024年再度出现亏损,2025年上半年亏损额同比进一步扩大。

五次跨界重组均失败,群兴玩具难逆天改命之路揭秘

业绩常年表现不佳,群兴玩具管理层希望通过并购重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价值,并且五次跨界转型均剑指市场热门方向。不过,这五次并购均以失败收场。

2014年2月第一次,群兴玩具瞄向移动网络游戏公司,拟收购手游公司星创互联100%股权,但重组方案因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存疑被证监会否决。

2015年8月第二次,群兴玩具转向核电装备制造领域,拟收购三洲核能100%股权,但因标的公司上级主管部门认为“交易时机不成熟”而终止。

2017年2月第三次,群兴玩具紧跟新能源汽车热潮,筹划收购动力电池企业时空能源100%股权,后因交易双方就本次重组的发行价格等核心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而终止。

2021年7月第四次,群兴玩具又聚焦消费电子领域,拟收购世沃电子部分股权,后因公司与交易对方始终无法就交易价格、业绩承诺等相关核心条款达成一致而终止。

2025年2月,群兴玩具第五次尝试跨界重组,标的公司为天宽科技。10月20日,双方因未能就交易价格、交易方案等相关核心条款达成一致而终止。

公开资料显示,天宽科技主营业务包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数字化服务、数智安全等,各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58%、27%、15%。2023年和2024年,天宽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0亿元、5.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和0.40亿元。与群兴玩具相比,天宽科技的营收规模约为群兴玩具的1.56倍,2024年群兴玩具的营收规模仅3.70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历次的并购消息都会引发资本市场的疯狂炒作。以最近的一次收购为例,今年2月26日发布重组公告后,群兴玩具连续收获3个涨停板,但在10月20日宣布终止收购后,次日股价开盘即封死跌停,基本回吐此前全部涨幅。截至10月24日收盘,群兴玩具跌2.99%,报6.17元/股。

算上此次的“算力租赁”,群兴玩具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尝试了5次并购重组,并且5度失败,群兴玩具的转型之路充满坎坷。究其原因,初期公司面对手游、核电等陌生领域,缺乏足够的产业认知与整合能力,导致转型步履维艰;王叁寿入主后,其个人动机与上市公司利益出现背离,不仅未注入承诺的大数据资源,反而因资金占用引发治理危机,使公司陷入“ST”泥潭。张金成接盘时,企业已积重难返,仅凭财务修复难以推动实质性产业转型。

智算业务营收占比仍然较低,未来何去何从?

尽管证券简称中一直保留“玩具”二字,但群兴玩具的主营业务早已与玩具无关。前文中提到,张金成带领公司跨界卖酒,2024年公司酒类销售业务实现营收3.37亿元,占当年总营收的90%。

从2024年起,群兴玩具开始在年报中重点介绍智能算力租赁业务,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描述算力租赁行业的篇幅远大于白酒主业。据悉,群兴玩具此前与浙江移动签订《算力服务合同书》,向浙江移动采购约2.76亿元的算力服务;随后又向旗下孙公司图灵引擎增资9000万元,图灵引擎专注于向互联网、金融、制造等下游客户提供算力租赁业务。

直至去年9月,群兴玩具仍对外宣称,智算业务方面,目前公司仍在接洽意向客户。第二次并购失败后,群兴玩具表示,目前公司的算力业务仍在正常运行,并且已有下游租赁客户,后续仍将围绕相关板块进行布局。

不过从数据来看,智算业务对群兴玩具的业绩贡献仍然较小。2025年上半年,群兴玩具智算业务实现营收1811.41万元,营收占比为10.32%。由于“跨界”智算业务成本较高,并且销售落地较晚,其智算业务净亏损1860.79万元,毛利率更是低至-88.66%。

群兴玩具的案例深刻表明,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并购并非简单地“换赛道”或“换老板”,而是需要以战略为导向、以整合为核心、以能力为支撑的系统工程。唯有把握这三大核心命题,企业才能在转型的浪潮中突破困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huii.cc/show/5367.html发布于 2025-10-27 14:04:0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麻辣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486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