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内卷基金,更吸引人的投资选择?
近期市场上出现了所谓的“反内卷”基金,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基金旨在避免过度竞争和压力,追求稳健收益,相较于传统基金,它更注重长期价值投资,而非短期的高收益冒险,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反内卷”基金或许能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但需警惕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文丨麻辣财经特约作者:铁马
最近几年,“反内卷”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最开始,大公司们率先响应。比如大疆强制员工21点下班;海尔推行双休,周末食堂直接“断供”;美的被曝要求员工18点20分准时下班……
而当“反内卷”从职场文化蔓延至资本市场,一场投资逻辑的革新也悄然开启。基金经理们不再盲目追捧那些拼命扩张的“卷王”,转而寻找那些能跳出恶性竞争、迎来格局优化的行业机会。
今天,八妹就带大家盘点那些在“反内卷”主题下的投资浪潮和表现还不错的基金。
1./ “反内卷”升级:从企业自律到政策定调/
说到“反内卷”最受益的产业,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光伏行业。的确,前几年行业价格战激烈,产能严重过剩。今年7月,工信部召集光伏企业举行座谈会,直指行业低价无序竞争的乱象。与此同时,财经委会议也明确剑指“恶性竞争”,政策正从“口头纠偏”走向“实质出拳”。
与2016年那轮供给侧改革不同,这轮“反内卷”的产业覆盖范围更广——不仅包括光伏、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更延伸至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兴制造业。
究其根源,这些行业在发展初期,往往会吸引大量资本涌入,导致产能扩张速度远超需求释放。当行业步入成熟期,市场逐渐饱和,同质化产品与服务开始涌现,企业被迫卷入价格战,“内卷”由此形成。
随着竞争加剧,亏损面扩大。但由于产线已经铺开、工厂已经建成,不少企业陷入“停产亏更多、不生产就被淘汰”的两难境地,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生产。
所以这股“反内卷”之风,本质上是国家出手为企业“松绑”,帮助其告别无效内耗。对投资者而言,这也是一次周期思维的实战演练。所以,那些曾被“卷”得最凶、但基本面扎实的行业,很可能是下一批“潜力股”的藏身之处。
2./ 公募转向:在“卷王”退场处淘金/
“反内卷”的大幕已经拉开,困境反转的逻辑正在酝酿。公募基金的投资逻辑开始逆转:从追逐“卷王”,转向布局那些“能躺平”的周期赛道。基金经理的投资地图,也在重新绘制。
一方面,反内卷政策最利好的当属那些供给格局清晰的周期行业——光伏、水泥、电解铝、钢铁等。另一方面,上游资源品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凸显,黄金、铝、铜、稀土、钨等品种不仅受益于供需基本面的收紧,更因其在能源转型与国家安全中的关键角色,而获得持续的“资源溢价”。
●指数基金布局
两个多月前,当易方达旗下光伏ETF在反内卷政策信号释放后,单日吸引资金超6000万元,显示出市场对行业竞争格局改善的强烈预期。还有华夏基金的创业板新能源ETF,也在反内卷逻辑推动下,成为投资者布局新能源产业链格局重塑的工具之一。
天弘基金指出,在主流宽基指数中,创业板指与“反内卷”主题的关联度最高。该指数成分股中新能源占比较高,覆盖光伏龙头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企业,相较其他宽基,在供给约束与格局优化方面的暴露更为突出。
华泰柏瑞的稀土ETF同样受益于类似的逻辑,作为战略资源品种,稀土在出口管制与总量控制背景下,估值逻辑正从周期品向战略品切换。
广发基金的材料ETF则进一步拓宽了这一脉络,将电解铝、钢铁、水泥等多类供给清晰化的周期材料纳入一个篮子,通过指数化方式汇聚“反内卷”核心资产,为投资者提供整体性布局工具。
不难看出,资本市场上“反内卷”创造了一个新的投资主题,被动的ETF基金则是捕捉该主题红利便捷的“铲子”和“篮子”。
●主动型基金掘金
在主动管理领域,反内卷也为深度产业研究和前瞻性布局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可以获得超越行业平均、更具确定性的时代贝塔。多家基金公司凭借独到的投资眼光脱颖而出:
2020年股票型基金冠军、汇丰晋信基金的陆彬,自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持续增持光伏产业链相关股票,部分重仓股在2025年6月至7月期间表现突出。
陆彬认为,未来一至两年,“反内卷”相关行业有望成为市场新的投资主线。这一趋势自2024年已现端倪,中央及政策层面明确提出在相关行业推动供给优化举措。考虑到相关行业的内生需求增长,其供需周期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迎来向上拐点。
中欧基金由任飞管理的中欧周期优选聚焦“资源安全”主题,最近也备受关注,截至9月30日,近半年涨幅54.22%,大幅跑赢业绩基准31.73%,wind同类排名前9%。
在该基金的中期报告中,这位10年宏观研究+10年周期研究的老将,对“反内卷”政策导向下的投资逻辑进行了清晰阐释。他认为应关注三类公司:
一是可能成为“新红利”的资源方向,如电解铝、钢铁、水泥等;
二是具备价格弹性的资源类行业,主要因供给侧变化带来景气反转,如稀土、钨、钴、锂、锑等新能源金属;
三是短期价格波动大、但中长期在“资源安全”战略下增长确定的品种,如铜、黄金、化肥农药、原油等重要战略资源。
还有中生代基金经理叶培培,凭借在资源品领域多年的深度研究,今年她新发的基金中欧资源精选,也在持续聚焦资源与周期板块,紧密跟踪行业竞争格局的边际变化。重点覆盖铜、金、铝、油、煤等上游资源品。截至9月30日,该基金近半年上涨55.02%,领先29.08%的业绩比较基准,Wind排名亦处于同类前9%。
银华基金旗下的银华瑞和与中欧基金思路相近。基金经理张腾对周期股有深刻见解,曾成功布局煤炭、有色等行业,善于在市场变动中捕捉机会。目前持仓集中在有色、油气、电力等周期板块,秉持“反脆弱”投资理念,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争取超额收益。截至9月30日,银华瑞和的排名居同类前15%。
此外,永赢基金作为近年表现突出的黑马,也在积极调整持仓结构,加大对供需关系改善行业的配置力度。永赢权益研究部总经理王乾表示,在周期板块中,上游资源品整体表现优于中下游制造环节;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下游制造环节的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周期板块中依然蕴藏丰富的投资机会。
总而言之,在主动型基金中,“反内卷”逻辑推动基金经理从追逐“挖矿者”(需求端),转向精明投资于“卖铲人”(供给受限或格局优化的环节),从而在行业格局重塑中捕捉更稳健的超额收益。
3./ 写在最后/
当打工人忙着下班“反内卷”时,聪明的钱已经开始了它的“躺赢”之旅。基金经理们正化身“内卷终结者”,从一片红海的厮杀中,精准挑选那些即将被政策“松绑”、能喘过气来赚钱的公司。
当“卷王”们被迫退场,那些拥有稳固护城河、享受供给红利的企业,反而迎来了价值的春天。这波投资,本质上就是用政策的“有形之手”,去捕捉市场“无效内耗”停止后的价值回归。
提前布局,静待花开——这或许正是“反内卷”时代最聪明的投资姿势。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推荐任何理财产品,谨慎投资。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huii.cc/show/4854.html发布于 2025-10-14 15:04:5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麻辣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