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淘宝闪购骑手工装神似赛车服火了,为何上面印满LOGO?
淘宝闪购骑手工装因神似赛车服而走红,其工装印满LOGO的原因在于宣传品牌和提高辨识度,通过醒目的LOGO,消费者可以更容易地认出骑手的身份和所属公司,进而增加品牌曝光度和认知度,这种设计也有助于提升骑手的职业形象,展现公司的专业性和实力。
最近,淘宝闪购骑手的秋季新款工装,因神似赛车服意外“火出圈”。
亮眼的橙黑配色、流线型设计,再加上满身的品牌logo,乍一看还以为是迈凯伦赛车服走错了场子,用户纷纷表示“想搞一件穿”。近日,饿了么在杭州召开骑手交流会。这场企业内部的交流会并没有吸引太多关注,但该交流会上展示的淘宝闪购骑手秋季新工装,却引发了巨大关注。
据媒体报道的照片来看,新工服上密集印有淘宝闪购、1688、盒马、钉钉、支付宝、夸克、飞猪、阿里云、大麦、饿了么等阿里系核心业务的品牌logo,阿里旗下几乎所有业务品牌都被印在这套形似赛车服的新工装之上,工服几乎能看全阿里业务版图。这套工服也被网友称为阿里巴巴“行走的广告牌”。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淘宝闪购的新工装与迈凯伦2022-2023赛季赛车服极为相似,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表示“还挺好看的”,认为“大家干的都是拼速度的活”。还有网友戏称为了这套衣服准备去注册饿了么骑手。
淘宝闪购近期业务量激增。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平台骑手月活数量同比飙升181%,其中众包骑手增幅达236%,月入过万骑手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84%。美团和京东大战,让淘宝闪购在无形中获利匪浅。
8月18日,饿了么和淘宝闪购宣布升级“城市骑士”之后,阿里和蚂蚁旗下的22个品牌,共同宣布推出“城市骑士・橙意计划”。该计划将覆盖所有外卖平台的骑士,加码重奖骑士群体的爱心善举,同时对身处危困的骑士及家人给予更有力支持。
不一样的阿里骑士服,能给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带来怎样的改变?
被忽略的骑手服广告价值
饿了么与淘宝闪购在2025年通过业务扩张和补贴策略,实现了骑手数量的爆发式增长,立秋当天饿了么骑手规模达去年同期3.5倍。2025年淘宝闪购上线后,非餐类订单增长显著,如7月1089家非餐商家月成交破10万元,直接带动骑手需求激增。通过补贴与保障升级,平台通过收入保障政策,如小时报酬不低于25元及骑手驿站等举措,提升从业吸引力,饿了么骑手总量在年初就突破400万人,骑手规模成为仅次于美团的行业第二。
随着京东这条“鲶鱼”入局,外卖格局竞争惨烈,但骑手们的权益得到极大提升,骑手收入显著提升。饿了么骑手平均收入同比增长40%,达去年同期1.4倍。淘宝闪购的活跃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且月入过万元的骑手数量同比激增184%。
在骑手新工装上密集排列品牌Logo,实现“骑手即移动广告牌”的营销模式,市场效果与商业价值很快显现,且广告曝光高效。骑手日常配送覆盖城市高频区域,试点数据显示,服装广告使周边3公里内盒马生鲜订单量增长27%,高德地图商户导航量提升19%,凸显精准线下引流能力。品牌曝光带来的用户认知提升,也让阿里业务协同增长迅速,进而带动骑手数量的提升,7月底淘宝闪购骑手月活数量同比增长181%,众包骑手增幅达236%。
相比传统静态广告,骑手服装广告成本效益优势明显,以低投入实现高覆盖,阿里系品牌借此共享资源,强化生态协同,节省独立营销成本。
但“阿里行走的广告牌”同样引发较大争议,公众反应分化,支持者认为这是“最实在的广告位”,可以提升骑手职业自豪感;反对者担忧过度商业化损害骑手专业形象,质疑其是否偏离工装安全防护的本职功能,也有人忧虑广告带来的巨大收益,骑手们能分到多少?
差异化竞争?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联手推出的个性秋款新工服,一经上市就吸引了市场关注,相比美团的黄和京东的红,阿里这次的橙足够拉风,加上类似赛车服的设计,让骑手服更像“骑手服”,阿里开启差异化的竞争模式,也是行业竞争加剧的直接体现。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外卖市场由美团(近70%份额)和饿了么(近30%份额)主导,总计占92%市场份额,但随着京东高调进入外卖业务,此格局或已被打破。最新市场份额变动显示,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占市场31%),美团日单量峰值9800万单(含闪购),饿了么未公布具体单量但份额下滑至12%左右。整体外卖业务呈现出美团、饿了么和京东的“三国杀”。
至此,外卖行业三国杀的运力竞争成为焦点。美团依靠庞大骑手网络维持配送效率,京东以社保保障吸引骑手跳槽,挖走大量的美团与饿了么骑手,饿了么通过补贴短期拉升骑手数量。但饿了么和美团一样存在大量外包业务,外包业务的优劣势明显,优势是能尽可能降低成本,外包骑手需自购保险,社保覆盖不足。若美团像京东一样全员上社保,即便是以最低基数上社保,也会大量吞噬其利润,甚至会出现亏损局面。劣势就是骑手留存率存疑,面对京东全员社保的诱惑,很多美团和饿了么骑手跳槽至京东,至8月底,京东外卖骑手数量已经突破15万。京东物流一线员工(含快递员、外卖员)总数超66万人。
如今,阿里骑手服装广告成为差异化竞争手段,阿里将骑手工装设计为“行走的广告牌”背后的商业逻辑,探讨品牌如何在物流体系中植入广告,以及这种营销方式的ROI(投资回报率)。值得注意的是骑手经济崛起,从“送外卖”到“品牌代言人”的职业升级,骑手不再只是配送员,而是品牌形象的直接载体。但需平衡营销与骑手权益,避免形象物化争议。随着即时零售市场扩大(2024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16357亿元,同比增长7.2%),骑手服装广告可能向时尚化、个性化发展,例如借鉴赛车服潮流吸引年轻用户,实现差异化竞争。短期内足够吸睛,能否长期持续尚待观察。
投资人史保刚认为骑手广告也存在潜在风险,包括政策监管(如广告密度规范)和骑手接受度,若优化设计并强化功能性,该模式可扩展至更多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骑手服广告本身并没有违法,但充斥品牌logo的鲜艳骑手服是否会影响道路安全仍待观察。骑手服装广告市场通过创新跨界整合,展现高效品牌传播力,但需在商业价值与职业形象间寻求平衡”
升级激励体系
京东和美团的外卖大战,让饿了么嗅到了危机,也看到了机会。4月30日,淘宝官宣“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首日上线50个城市。5月2日,淘宝再次官宣,淘宝闪购提前全量上线。数据显示,5月5日饿了么来自淘宝闪购当日订单数突破1000万单。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虽然都归属于阿里巴巴旗下,但两者并不相同,饿了么归饿了么,淘宝闪购就是淘宝闪购。淘宝闪购是淘宝天猫对标美团和京东的即时零售品牌,以前叫“淘宝小时达”,主要聚焦快速配送,给用户更好的购物体验,业务涵盖外卖、日用商品等。核心功能是整合平台商户资源,具备提供快速到家的全新购物体验。最初受限于运力,其很多订单的配送由饿了么完成。
饿了么是独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长期专注于餐饮外卖及生活服务配送,拥有成熟的配送网络和商户体系。在淘宝闪购升级后,饿了么主要承担淘宝闪购的外卖业务,以及配送保障的服务。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属于互补合作的关系,淘宝闪购负责流量和补贴,联合饿了么打响淘宝闪购的品牌。饿了么负责配送和商户落地,帮助品牌商户实现生意增量。
面对京东和美团“内卷”,饿了么和淘宝闪购不得不做出反击,日前饿了么与淘宝闪购宣布提升骑士保障激励体系。该保障体系的重点在于优化骑手接单体验及配送环境。简单来说,就是对骑手的苛刻要求变低,同时骑手的收入提高。配送费用结构进一步透明化,基础配送费与距离、时间等因素关联更加紧密。同时,系统将根据骑手历史接单情况,提供差异化的激励方案,提升骑手整体收入稳定性。
该举措涵盖配送费调整、接单自由度提升、服务保障增强等多个方面。新机制将增强骑手接单自主权,优化区域订单分配逻辑,减少骑手无效等待时间。此外,平台还将试点“订单优先级自主选择”功能,允许骑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配送路径。针对恶劣天气、交通拥堵等特殊情况,保障机制新增应急补贴触发机制,确保骑手在特殊时段的配送安全与合理收益。
一位不愿具名的美团外卖员表示,京东的全员社保和饿了么最新的激励体系都具吸引力。“我们作为骑手更欢迎美团、京东和饿了么竞争,这对提升我们自身福利有好处,同时三家几乎都呈开放模式,随时可以跳槽去竞争对手那里。也会倒逼其他竞争对手像饿了么一样升级激励体系。”
淘宝闪购“赛车服”工服火出圈,能最大程度吸引年轻人,而年轻人是外卖订单的最大贡献者,在竞争惨烈的外卖市场,阿里的差异化工服竞争或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只是后续骑手们的权益保障到底落实到什么地步,BT财经将持续关注。
作 者 |梦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