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上万作品的技术大赛:卧虎藏龙的医疗AI圈!

导语:

● AI+医疗有想象力吗?有!

● AI+医疗值得入局吗?值得!

● AI+医疗有Big进展吗?还没!

《2024中国AI医疗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AI医疗行业规模已达973亿元,但无论从业者还是公众,好像直接体感并不强烈。

面对史诗级的技术变革,我们不能抗拒,也不能过度乐观,饭要一口口吃,项目要一个个来,路径要一层层打通,产品和方案要一点点接受市场的检验。当下,仍然处于AI+医疗的早期阶段。

整个变革过程什么最重要?一是顶尖的AI人才,二是务实的产业落地能力,前者客观来看并不在医疗行业,后者也需要构建某种产业氛围来熏陶。

作为行业龙头的京东健康,有义务、有使命也有内驱力,来解决当下这两个难题,推进AI医疗行业整体前进一公里。在这个视角下,京东健康第一届「全球医疗AI创新大赛」,不仅组了敢于吃螃蟹的蟹宴,更推动了行业从0到1的融合演进。

良医财经带来独家视角拆解。

‍⚕️ 主笔/佳佳

✂️ 文章架构师/ 拓跋野

出品/ 良医财经

01

AI+医疗的三个玩家流派

面临通用难题

在《超越想象的 GPT 医疗》一书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小故事:

一位医学住院实习生克里斯腾·陈面对患者病情突然恶化的紧急情况,他通过与GPT-4进行实时对话,迅速获取了必要的医学知识和建议,并迅速采取救治措施,在GPT-4的协助下,克里斯腾不仅成功完成了对患者的救治,还得到了心理安慰,并为患者向保险公司申请了必要的授权。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AI在紧急情况下的实际应用潜力和价值,“医生-患者-机器”的三方模式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想象力。

现实也正朝着这个方向迈进。目前,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覆盖了多个方面,AI医学影像、AI辅助诊疗、药物研发、医疗机器人、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个性化医疗……

从疾病诊断到治疗方案的制定,从患者管理到医疗资源分配,AI技术的融入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也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放眼当下,AI+医疗在国内分化出3个流派:

● 前沿技术流派。他们生长自实验室,由顶尖科学家、院士、院校专家组成,行走在AI医疗行业最前沿,拥有顶尖学术成果,AI+分子、AI+医药等都属于该流派;

● 平台企业流派。主要由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公司组成,通过AI+医疗来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延伸,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更看重消费使用场景和应用落地效率;

● 毛细血管流派。这里的一切泛指一切医疗领域,可以是睡眠障碍,可以是脑科学,也可以是生物材料,包含医疗领域毛细血管级的细节,是一个充满巨大想象力的赛道,无穷无尽。

这3个流派背后,代表的是整个AI+医疗的产业全景图。然而不管哪个流派,都面临着顶尖AI人才聚合和产业落地能力推进两个通用难题。

需要有一个机制,来推动三个流派的融合,来加速两个难题破冰。

02

第一届全球医疗AI创新大赛

两个底层使命

现实的痛点在于:AI人才不懂医疗,医疗人才不精AI,技术人才集结于硬核科技公司,而医疗人才聚集在实验室。

现实的痒点在于:各家闷头干各自的,大量重复开发、项目同质化严重、上下游缺乏深链、有效方法论和经验不能互通、高质量项目不被看见等等。

经过古典互联网十多年的熏陶演练,创业大赛是一个被多次验证「笨而有效」的方法。

近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简称:CAAI)主办,京东健康联合主办的「全球医疗AI创新大赛」决赛在京举行。

作为互联网医疗行业首个医疗AI大赛,它有两个底层使命:一是让AI人才开始关注医疗行业,尤其是顶尖AI人才;二是打开AI+医疗的想象力,激发行业活力和流动性。

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大赛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积极参与,共有1556名选手组成1284支团队,累计提交作品次数一万余次。

经过前期初赛、复赛以及代码审查等环节的层层筛选,共有 20 支队伍成功入围决赛。在现场激烈的角逐以及行业领域专家的严格评审后,最终决出获奖团队。

决赛合影

有意思的是大赛的赛制,设计了两个有趣的题眼:一个是“睡眠监测智能算法”,一个是“医疗大模型创新应用”,前者以具象场景需求,激发新算法的突破;后者则以大模型为底层,激发场景的落地。

好题目是一个大赛价值的一半,这正是基于京东健康在AI+医疗产业,多年深厚的业务积累和对行业需求的深刻洞察。

上千个项目无法一一展开,良医通过两个获奖项目,以此管中窥豹,拆解其中的学术价值、行业价值和商业价值。

03

案例拆解①:AI骑士

一种全新的视觉监测智能算法方案

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是常见的睡眠障碍。

据《柳叶刀呼吸医学》2019年发布的报告,经过估算,全球有十几亿人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在16个样本国家中,我国的患病人数居首位,达1.76亿,未经治疗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病死率比普通人群高3.8倍。

当前,诊断这种综合征需要患者在睡眠实验室进行的详细睡眠评估,前往医院佩戴多导睡眠检测设备入睡,尽管检测结果准确,但对患者的身心易造成较大干扰,且不利于家庭普及。

因此,研究出一种舒适便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检测替代技术显得非常重要,针对这一医学痛点,京东健康希望通过此次大赛,征集到更多技术替代方案,以改善患者体验,提高睡眠障碍的诊断效率。

参赛团队展示了优秀的睡眠呼吸暂停检测算法模型,无论是精度还是效能,都体现出了各团队技术创新的巨大潜力。这些模型不仅在准确识别呼吸暂停事件上表现出色,而且在实时监测和用户友好性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其中,创业团队AI骑士极具想象力,从一众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

他们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的睡眠检测算法方法」,将可视化图作为模型输入,将不同通道可视化作为模型的输入,同时选择Mixnet 2d作为基础模型,实际效果优于传统模型。

最终复赛获得第一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优秀模型的体积已经能够缩小到KB级别,这就使得它们可以轻松部署在各类穿戴设备上。可以说,参赛选手的演示成果综合运用了深度学习、信号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为改善睡眠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了有力支持。

无论AI发展到何种程度,永远要相信一线从业者的“人脑”,在解决问题方面更加无限的想象力。

04

案例拆解②:融乘数科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电子病历质控与生成平台

自ChatGPT、Sora问世以来,大模型的火爆程度不必多说,当下各行各业在大模型场景落地和应用层面卷到了天际。

在本单元决赛中,参赛团队带来了极具创新意义的医疗健康与大模型结合的方案,其中包括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电子病历质控与生成平台、FEET-足监测系统和LLM Agent糖尿病长期管理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皮肤癌识别系统等多项优秀成果。

其中,融乘数科是一家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电子病历质控与生成平台解决方案公司。

在互联网诊疗环境下,一次完整的诊疗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病例材料,包括不限于预约单、电子处方、检查检验申请单、缴费记录、医学影像等,不仅数量众多、类型多样,而且录入过程繁杂耗时。尤其,业界对病例高质量要求和质控审查要求严格,进一步牺牲了医生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的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融乘数科基于大模型的强大内容理解能力,结合医疗知识数据的业务知识,提供专业化的病历内容理解;为保证大模型生成内容的准确、安全、可控,不仅从模型、数据层面优化大模型,同时提供病历质控内容控制模块。

通过采用前置问题过滤模块,排除规避不合规等敏感问题;通过后置质控引擎处理,对生成内容进行合规检查和内容质量控制。

这样一来,不仅将医生从繁重的文书工作中解放出来,增加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提高患者就医体验,还实现全病历、全过程的AI辅助管理,加强病历质控,提升病历质量。

目前,融乘数科病历质控与生成平台已在多家医院落地使用,这些大模型创新应用不仅展示了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同时也为提升诊疗效率、优化患者体验及加强疾病管理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AI应用不是炫酷的PPT创意方案,而需要融于具体业务场景,真正成为工作流和生产力的一部分。

05

推进AI+医疗前进一公里

京东健康自身的「最佳实践」和「最全应用场景」

AI+医疗仍处在早期阶段,非常需要京东健康这样的头部企业,站在一定行业高度绸缪攒局,推进AI+医疗落地前进一公里。

组织行业第一届医疗AI创新大赛,不仅仅是京东健康作为龙头的使命,也源自其业务发展的需要。

因为京东健康本身,就是医疗AI的「最佳实践」和「最全应用场景」。

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京东健康皮肤专科医院作为唯一的互联网医疗代表,荣获“业态创新服务示范案例”,成为医疗AI的「最佳实践」。

京东健康皮肤医院将庞大的医疗健康知识关系,运用到智能辅诊等环节,基于大模型AI辅诊准确率超过95%。

以AI测肤和痤疮管理工具为例,用户只需上传一张照片,5秒即可输出肤质报告,精准定位皮肤问题,皮肤疾病的标准化诊疗路径已嵌入到诊前、诊中、诊后、康复的全流程中。

日前,面向中文医疗大语言模型的开放评测平台MedBench更新评测榜单,“京医千询”以综合得分92.4分的成绩位居榜单第一。

该榜单包含医学语言理解、医学语言生成、医学知识问答、复杂医学推理、医疗安全与伦理等核心评测维度,几乎涵盖了医疗领域的关键问题。

无论To C、To D还是To H,京东健康打造的“京医千询”,已经成为健康行业的技术引擎,在大模型基础上构建产品能力,形成面向用户、医生专家、医疗机构,以及企业伙伴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探索「最全应用场景」。

06

良医财经的思考

另一层隐藏着的战略谋局

这里还藏着京东健康的另一层谋局。

麦肯锡曾发布报告,预计2030年中国对熟练AI专业人员的需求将增至2022年的6倍,达到600万,而人才缺口可能多达400万,具体到医疗行业,这个缺口比例将会更大。

未来的AI商战,本质将是顶尖人才的竞争,京东健康对S级人才的战略储备,已经有一定的前瞻性。

通过全球医疗AI创新大赛,不仅将1500多名AI选手聚集起来,还邀请了学术界、产业界大牛共同进行项目评审。

光看名单就大有来头,CAAI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王文博,CAAI科普工委会主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乔俊飞,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长聘教授、长江学者韩军功,CAAI智能融合专委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访问教授刘瑜,CAAI副秘书长、自然语言理解专委会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史树敏,CAAI元宇宙技术专委会、智能光学成像专委会委员、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乔晖等业内资深专家……

通过大赛聚合项目和人才,让人才自由流动交流,让交流碰撞出火花,最终点燃AI+医疗想象力的星星之火。

三流的大赛搞势能,二流的大赛选项目,一流的大赛筛牛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麻辣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i.cc/show/2376.html

(0)
麻辣财经的头像麻辣财经
上一篇 2024年9月27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4年9月27日 下午1: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