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漂穷鬼乐园开出“县级市”首店,“9块9白酒和瑞士卷被抢疯了”

01.心相印回应客服辱骂顾客
02.瑞幸生椰拿铁杯贴突然多出“首创”二字
03.奥乐齐全国首家“县级市”门店开业
04.多名小米SU7 Ultra车主要求退车
05.上海成日本人五一海外旅游首选地
06.越来越多的CEO选择“躺平”
心相印回应客服辱骂顾客
5月8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在某电商平台心相印官方旗舰店咨询商品时,遭客服人员恶意辱骂,涉事客服 “专属顾问22号” 不仅无故辱骂,更以 “补偿1000元冥币” 挑衅消费者,并称 “我们客服就是这么嚣张”。
根据网友发出的聊天截图,当被问到促销活动优惠时,对方客服直接回应称 “有本事你就去投诉,我们客服经常这样回复,你要是投诉成功了,我们的店铺是怎么开到现在的。”
5月9日,针对心相印客服辱骂顾客并送冥币一事,心相印官方回应媒体称,目前已经掌握这个情况,该账号存在异地登录,目前正在紧急核实,会对相关人员进行顶格处罚,后续会对消费者做出补偿。
辣评:“异地登陆”承受了太多的锅。
(消息来源:界面新闻)
瑞幸生椰拿铁杯贴突然多出“首创”二字
最近不少消费者反馈,瑞幸生椰拿铁杯上标贴除了常规的信息标签外,正中多出了两个新字:“首创”。引发评论区关于“生椰拿铁到底是不是瑞幸的首创”的考据。
生椰拿铁的确是瑞幸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2021年4月12日生椰拿铁上市,一推出就迅速走红,成为瑞幸最快突破千万销量的单品。在4年间累计销量超12亿杯,若以瑞幸咖啡门店每天营业13小时计算,等于平均每秒卖出约18杯。
有网友表示,瑞幸这是宣示主权的同时在营销,毕竟现在的饮料界太卷了。
辣评:生椰拿铁最大受益者——瑞幸。
(消息来源:咖新社)
奥乐齐全国首家“县级市”门店开业
5月10日,德国硬折扣连锁商超「奥乐齐」在昆山首店正式开业,折射出以昆山为代表的百强县头部城市的独特消费潜力。
开业首日推出“满99返10元”“免费领鸡蛋”等限时活动 ,吸引近万名顾客涌入,生鲜货架、烘焙专区、日化区均出现“搬空式”采购。奥乐齐靠“90%自有品牌”压低价格,比如1升装特级生抽9.9元、5公斤五常大米47.9元、240克瑞士卷9.9元,近500款商品定价低于10元。
2025年4月19日,奥乐齐无锡首店开业当天,部分爆款商品如“9.9元白酒”“34.6元澳洲谷饲牛腩”半小时内售罄。
在这之前奥乐齐的所有门店都分布在上海13个区,目前正在向整个长三角地区扩张。
辣评:谁懂“每月消费满200免费领鸡蛋”的吸引力。
(消息来源:Foodtalks)
多名小米SU7 Ultra车主要求退车
最近小米SU7 Ultra碳纤维挖孔机盖版车型陷入舆论漩涡。车主称“两个孔就是装饰”,与宣传功能不符。
一些选装了4.2万元碳纤维机盖的小米SU7 Ultra车主认为,小米汽车此前曾宣传过碳纤维挖孔机盖版车型的赛车级碳纤维、双风道空气动力学设计、能辅助散热、提升下压力等功能,但实际上除了双风道前舱盖的外观,内部结构与普通版几乎一模一样。有博主用鼓风机对着挖孔机盖吹风,盖在上面的纸巾毫无反应。
5月7日晚间,小米汽车发布《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对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问题致歉,并给出了补偿方案。“我们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小米汽车称,未交付的订单可以进行改配,对已提车用户和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
但不少消费者对这一方案并不满意,质疑其虚假宣传,要求退车或重新定车。据小米SU7 Ultra准车主刘先生称,他所在的维权群,目前群人数已达300人。
辣评:雷军称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时期。
(消息来源:红星新闻)
上海成日本人五一海外旅游首选地
根据日本HIS国际旅行社的调查统计, 在整体出境游人数降低的情况下,日本人选择去上海旅行的人却大幅增加。 与去年同期相比,来沪的日本人增加至去年的2.6倍。
媒体分析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免签政策提供便利。 同时大批日本自媒体博主和媒体记者的报道,让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想要去上海旅游。
比如拥有52.2万粉丝的油管博主しげ旅,在视频里感叹落地浦东国际机场后就惊呆了,从机场到市区,乘坐地铁他只花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希望日本的磁悬浮列车也能早日开通。
辣评:魔都是世界的魔都。
(消息来源:东京新青年)
越来越多的CEO选择“躺平”
CEO赚得盆满钵满,但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许多人宁愿推卸责任,也不愿领导公司。根据追踪高管离职情况的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公司称,今年美国首席执行官的离职速度创下了历史新高。
去年,共有373位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离职,比2023年增加了24%。在至少拥有25名员工的美国企业中,去年有2221位首席执行官离职,这是自2002年Challenger开始统计离职人数以来最多的一年。
据分析,CEO现在普遍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比如人工智能、关税、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等。一些难以适应的CEO被裁,一部分人选择暂时休息或退休。当然也不用为这些高管们难过,美国500 家顶尖上市公司CEO的薪酬中位数,在去年创下1640万美元的新高。
比如有一位去年辞去高管职位的前医疗财务主管表示,43岁的她不排除最终重返企业界的可能性,为了更充实的个人生活,她很乐意牺牲晋升机会。
辣评:想躺平却没得选,才最痛苦。
(消息来源:华尔街日报)
编辑|橘总
作者|
设计|胖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