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润暴跌1278%,到底谁坑了江淮汽车?

江淮汽车的最新财报正在引发行业关注。
在发布年报后,4月22日,江淮汽车发布定增公告,公告称向特定对象发行定增,募资35亿元,而此前江淮汽车的定增计划是募资49亿元,相比原先的募资计划实际少了14亿元。
近期国内上市车企几乎都发布了2024年年报,在已经发布年报的车企中,江淮汽车或较为尴尬,他是众多车企中唯一一家由盈转亏的整车车企。2024年国内汽车行业整体利润规模在1000亿左右,比亚迪、吉利、长城是最赚钱的三家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03亿元、165亿元和127亿元,三家合计总利润近700亿元,利润占行业总利润七成。
亏损的整车车企有5家,极氪、蔚来、小鹏和零跑均为造车新势力,并非传统车企,江淮汽车成为传统车企中唯一亏损的一家,是商用车板块中扣非亏损最多的一家,也是传统车企中唯一由盈利转为亏损的车企。
江淮汽车自1999年成立以来,总共只出现过3次年度亏损,其中2次就发生在近三年。75%的资产负债率创下历史新高、总负债超过370亿元、应付款合计超215亿元,这些数据触目惊心,压得江淮喘不过气,其经营压力可见一斑。
净利润暴跌1278%
一般企业在经营中,营收和利润增长或下跌100%就已经很不正常,增长或下跌超过1000%的更在上市公司中较为罕见,江淮汽车在2024年财报中出现了罕见的一幕。
2024年,江淮汽车营收422亿元,同比下滑6.25%,需要注意的是,江淮汽车2024年的营收甚至不如十年前的营收高,2015年其营收464.2亿元,经过十年的发展,江淮汽车不仅营收没有起色,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整个十年中,江淮汽车的营收有6次出现下滑,尤其是近5年除了去年同比增长23.07%之外,其他四年营收均是负增长。
更让投资者震惊的是,江淮汽车的净利润由2023年的1.515亿元,暴跌至-17.84亿元,同比暴跌1277.59%。去年主流车企有5家净利润出现下滑的,分别是长安、理想、广汽、蔚来和江淮,除江淮外,四家车企净利润跌幅分别为35.4%、31.4%、81.4%和7.1%,没有一家净利润跌幅超过100%,江淮净利润暴跌1277.59%,成了独一档的存在。
仔细分析江淮汽车近十年的年报可以发现,江淮汽车已经连续八年扣非净利润为负数,近8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138亿元。近十年净利润也同样为亏损,十年累计亏损11.01亿元。
如上表所示,江淮汽车十年间多次出现营收下滑的情况,2024年422亿元的营收甚至比十年前464.2亿元的营收少了42.2亿元。十年前的净利润为8.676亿元,十年后则亏损17.84亿元。
同期江淮汽车的净利润极不稳定,有过2019年和2023年113.49%和109.57%的高速增长,也有过2018年、2022年和2024年暴跌282.02%、891.24和1277.59%。这导致江淮汽车十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亏损达124.333亿元。
联营的失败
销量不佳,或是江淮业绩下滑的根本原因。
2024年,江淮汽车销售各类整车及底盘40.31万辆,同比下降7.42%。其中,江淮汽车2024年乘用车累计销量16.68万辆,同比下滑16.59%;商用车累计销量23.63万辆,仅同比增长0.38%,这个增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在2023年的基数上,0.38%的增长,增长只有883辆。
进入2025年,江淮的销量依然不见改善。1月江淮汽车总销量为35560辆,同比下滑9.39%;2月,总销量为26941辆,同比下滑9.17%。这已经是江淮连续5个月销量同比下滑。这种状况在车企中并不多见。
为了布局新能源,江淮和大众的合作看似天作之合,结果却是大众拖累了江淮。2017年,大众和江淮共同出资组建大众安徽。大众汽车集团将其视为在中国第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企业,也是在中国首家拥有全面运营管理权的合资企业,担负着产品研发及数字化研发的重任。原本合资企业名为江淮大众,但大众为了接管企业管理权,在增资后,获得控制权,更名为大众安徽,从表面上看,江淮在大众安徽的存在感并不高。
大众安徽却未能给江淮带来收益和市场美誉度,作为联营企业,大众安徽表现严重低于预期,2024年7月,大众安徽旗下首款车型ID.与众正式上市,采用“金标大众”,售价区间为20.99万元-24.99万元,官方定位为大众汽车旗下首款智能纯电动轿跑SUV。但这款被寄予厚望的产品,却未能在市场上掀起波澜,该款车型虽然采用高端的“金标”设计,但在同价位的车型中却尺寸不大、配置不高,在同价位竞品中,没有明显优势,在大众安徽的自建渠道中销量惨淡。
数据显示,“ID.与众”在2024年第三季度销量仅有373辆,其中7-9月销量分别为175辆、77辆、121辆,随后便没有公布销量。为应对惨淡销量,大众安徽在2024年11月推出了ID.与众的改款车型,相比此前的售价,下调了4万元,但改款后的车型配置和此前车型基本一致,甚至还被曝出电池缩水,销量也同样未能有所起色。
“ID.与众”销量不佳拖累江淮,也为江淮带来巨额亏损。2022年,江淮对大众安徽确认的亏损达到2.4亿元,2023年则达到4.5亿元。2024年,大众安徽全年导致江淮汽车投资收益净亏损13.5亿元,占其扣非后净亏损的49%。
代工蔚来赚了多少钱?
江淮此前一直是蔚来的代工厂,很多人以为江淮应该从中赚了不少钱。但事实上代工蔚来,江淮并未获得很大的收益。江淮方面没有直接披露从蔚来获得的收益,反而是蔚来在财报中披露了相关的代工费用。
根据蔚来财报数据,2018-2022年间,蔚来总计向江淮汽车支付约30.38亿元的代工费用。6年算下来,平均每年从蔚来获取的代工费用仅为5.06亿元。
江淮为蔚来代工收益包括制造及加工费用,2018年4月至2020年底,蔚来向江淮支付制造费用7.78亿元。截至2023年,江淮为蔚来代工超45万辆车,累计收取代工费43.6亿元。亏损补偿:因代工初期产能爬坡亏损,蔚来额外支付4.56亿元补偿(2018-2020年),江淮从蔚来的收益累计约50亿元,但前期江淮为蔚来累计投入约23亿元。除去投入,江淮在给蔚来代工期间收益约30亿元。平均每年收益约5亿元。
5亿元的营收,对于2016年营收就突破500亿元的江淮来说,并不能实质改变其营收构成。而正是给蔚来代工的这几年间,江淮汽车的业绩波动成为常态。2015年和2016年江淮营收增幅分别为19.18%和13.17%,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16年4月江淮和蔚来签署了《制造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开始合作生产汽车,但在随后的2017年江淮首次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滑,其中营收下滑6.33%,净利润下滑62.83%。
随后的2018年,江淮营收微增1.95%,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了282.02%。接着2019年至2022年,江淮营收四连跌,净利润也在2022年暴跌891.24%。创下上市以来净利润跌幅纪录。
2024年蔚来结束了和江淮多年的合作,江淮净利润同比暴跌1277%,全年亏损17.84亿元,尽管给蔚来的代工业务不是主业,却对其净利润的增长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失去代工业务,其后期盈利支撑减弱。
好在江淮在2019年12月和华为牵手成功,2023年12月签署《智能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2024年7月正式公布品牌名为“尊界”,定位百万级超豪华智能汽车。尊界在2024年11月开启预售,首月订单突破3000辆,预售额达36亿元。以此计算该款车型均价120万元。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百万级以上的汽车市场份额仅占整体市场的1%,以该领域的“销量冠军”奔驰S级为例,全年销量16121辆,平均每月销量约1343辆。就算把整个市场份额全给尊界,月均销量约千辆,对江淮汽车的整体销量贡献将不到3%。即便其定价偏高,也难以成为江淮营收的主要构成。
江淮汽车在发布财报时的公告中披露,江淮汽车在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82元,鉴于2024年度净利润亏损17.84亿元,公司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在2024年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后,江淮2024年业绩表现短期内或难重返千亿市值,江淮自身要承受巨大的经营压力和财务压力,2025年对江淮来说或是艰难的一年。
作 者 |无忌